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金融理论与实践毕业论文范文(金融类毕业论文(3)

来源:金融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五)HS模型 该模型假定市场由两种有限理性的投资者组成,即“信息观察者”和“惯易者”。两种有限理性投资者都只能处理所有息中的一个子集。消息观察

(五)HS模型

该模型假定市场由两种有限理性的投资者组成,即“信息观察者”和“惯易者”。两种有限理性投资者都只能处理所有息中的一个子集。消息观察者基于他们私自观察到的关于未来情况的信号做出预测,他们的局限性是不能根据当前和过去价格的信息进行预测。惯易者正好相反,他们可以根据过去价格变化做出预测,但是它们的预测是过去价格的简单函数。模型将中期的反应不足和长期的价格反应过度统一起来,因此又被称为统一理论模型。

(六)行为组合理论

Shefrin和Statman借鉴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简称MPT)在2000年建立了行为组合理论BPT。MPT认为,投资者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个组合上,最优的组合配置处在均值方差有效边界上。BPT认为,现实中的投资者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实际构建的资产组合是基于对不同资产的风险程度的认识以及投资目的所形成的一种金字塔式的资产组合,位于金字塔各层的资产都与特定的目标和风险态度相联系,而各层之间的相关性被忽略了。BPT认为,投资者将通过综合考虑期望财富、对投资安全性与增值潜力的、期望水平以及达到期望的概率五个因素来选择符合个人意愿的最优组合。与MPT相比,BPT与实际投资行为更接近。

行为金融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行为金融学是在对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质疑和挑战中不断发展的,然而在金融学家们围绕着对市场有效性问题进行激烈争论的时候,Fama(1991)指出:市场有效性是不可检验的。他认为,对市场有效的检验必须借助于有关预期收益的模型,如CAPM、APT等。如果实际收益与模型得出的预期收益不符合,则认为市场是无效的。因此,这是一个共生的反射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市场有效性必须和相关的预期收益模型同时得到证明。这样在检验有效市场假说的时候就陷入了一个循环中:预期收益模型的建立以市场有效性为假定前提,而检验市场有效性时,又必须先验的假设预期收益模型是适用的。这样导致的结论是:用市场有效性前提下的预期收益模型是无法检验市场是否有效。Fama(1998)总结道:现有金融手段无法验证到底是资产定价理论有错误还是市场是无效的。

行为金融学通过将心理因素纳入人们的实际决策过程中,提出了一些理论和模型,并且用这些理论和模型对金融市场中的大量异常现象(如股权溢价之谜、股利之谜、赢者输者效应、弗里德曼—萨维奇困惑、规模效应、日历效应、价格对非基础信息的反应等等)进行了独到的诠释,这些解释比较符合金融市场的现实,使行为金融学逐渐被人们接受,从而也推动了其自身的发展。但是,对于行为金融学,目前存在不少批评,经典金融理论的支持者对行为金融理论是否成功的解释了异常现象、是否比经典金融理论更好的贴近实际提出了疑问。不可否认,行为金融学距离一个成熟的学派尚有一定的差距。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要在金融学中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

首先,需要建立新的基本理论框架。行为金融学以Kahneman和Tversky的前景理论取代了传统的预期效用理论,同时发现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受过度自信、代表性、框定依赖、损失厌恶等信念影响,并不是理性的,从而否定了有效市场假说中的理性人假设。这不仅是对经典金融学的挑战,同时也是对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的挑战。但是,行为金融学的前景理论迄今还未成为一个统一的框架,这使得行为金融学的不同研究者无法在公理化标准下进行讨论,从而限制了行为金融学的科学化。行为金融学需要建立一个类似于经典金融学中有效市场假说地位的核心理论框架,作为对金融市场现象和人的行为的分析基础;其次,需要建立统一的、独特的、具有严密内在逻辑的分析范式。作为一门学科,必须有区别与别的学科的独特分析范式,如信息经济学是以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为分析范式,制度经济学是以科斯定理为分析范式。行为金融学将认知心理学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对投资者的行为分析固然是其特色,但是行为金融学目前还不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体系。正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具有严密内在逻辑的分析范式,行为金融学目前无法对Fama批评进行有力的回应。再次,需要确立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行为金融学中很多理论是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心理学及其研究方法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需要界定的,这将决定行为金融学究竟是属于金融学还是属于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对象的确立是学科理论体系构建和框架安排的基础。到底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是阐释金融市场中人的实际行为的一门学科,或是对异象进行解释的一门学科,还是解释金融市场一般现象的一门学科,这个问题需要深入探讨。最后,需要建立新的基于行为的核心模型。Shefrin和Staman(1994)建立了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将CAPM中的β值扩大为噪音交易者风险和传统β值之和,但是由于噪音交易者风险难以衡量,所以模型并没有被广泛接受。只有建立新的基于行为的资产定价模型,才会改变行为金融学实证多,理论少,缺乏解释力;描述性多、定量少、指导性差的现状,才会推动对市场有效性的实证检验,有力回应Fama批评(1998)。如果没有建立基于行为的核心资产定价模型,就不能从理论和实证上充分说明经典金融学的核心理论的有限性,就不能使行为金融学得到一致的认可。以上四个问题是行为金融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所必须要逾越的障碍,也是行为金融领域未来研究和探索的主要方向。

文章来源:《金融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jrllysjzz.cn/zonghexinwen/2022/1212/650.html



上一篇:金融理论与实践论文前言(金融导论论文)
下一篇:金融类写毕业论文都从哪几点做为重点(金融毕

金融理论与实践投稿 | 金融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金融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金融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金融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金融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