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_绿色金融:发展逻辑、

来源:金融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4-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一、绿色金融的发展逻辑与概念演变 (一)绿色金融的演化逻辑 1. 经济思想史中的绿色发展思想。 2. 从资源的供需平衡演化阐释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然性。 3. 绿色金融的源起

文章目录

一、绿色金融的发展逻辑与概念演变

(一)绿色金融的演化逻辑

    1. 经济思想史中的绿色发展思想。

    2. 从资源的供需平衡演化阐释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然性。

    3. 绿色金融的源起与绿色发展、绿色经济一脉相承。

(二)绿色金融概念演变与内涵异同

二、绿色金融的理论阐释与机理框架

(一)绿色金融的理论支撑与核心特征

    1. 理论基础:基于绿色金融主体的阐述。

    2. 核心特征:基于稀缺性和生态产品价值的阐述。

(二)绿色金融发展的机理框架

三、绿色金融研究的未来展望

(一)绿色金融研究的基本原则与现实遵循

    1. 基于经济学研究假设和范式的更新。

    2.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3. 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治理的国际视野。

(二)绿色金融研究方向与未来展望

    1. 深入绿色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

    2. 加强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研究。

    3. 提高绿色金融理论与企业创新实践的适配性研究。

    4. 关于绿色消费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须加快推进。

    5. 强化绿色金融实践层面的研究,防范金融风险。

四、结论

文章摘要:经济与金融互生共荣,绿色金融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动能。通过溯源经济思想史中的绿色思想,刻画出绿色金融的演化脉络,并辨析了演化过程中相关衍生术语的内涵及异同;基于绿色金融发展的利益关联方,阐释绿色金融理论基础和核心特征,从而构建出绿色金融发展的四方主体框架。绿色金融研究未来应该遵循新约束条件下的经济学研究范式,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治理的国际视野;从区域经济协调体制机制、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消费者绿色行为、气候风险防范等方面创新绿色金融政策、市场、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3885/j.issn.1000-2804.2022.02.006

论文分类号:X196;F832

文章来源:《金融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jrllysjzz.cn/qikandaodu/2022/0404/635.html



上一篇:金融论文_新时期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发
下一篇: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_源头活水:绿色金融之

金融理论与实践投稿 | 金融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金融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金融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金融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金融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