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平安人寿:金融知识普及月——保险基础知识知(2)

来源:金融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9-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哪些人需要购买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是指在保险合同约定期限内,如果被保险人身故(部分产品包含全残责任),则保险公司按照约定的保险金额给付

哪些人需要购买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是指在保险合同约定期限内,如果被保险人身故(部分产品包含全残责任),则保险公司按照约定的保险金额给付保险金,反之则保障终止,是一种消费型保险。从保障期限看,定期寿险的保险期限有10年、15年、20年,或到被保险人50岁、60岁等约定年龄等多项选择。

那定期寿险适合哪些人?家庭的经济支柱、有房贷的人、事业刚起步的年轻人。当处于人生责任最重的时候,万一发生意外,房贷、孩子教育、老人赡养等压力,都会让整个家庭不堪重负,在预算范围内选择合适保额的定期寿险,提前给家加个保护伞。

07、科普词:终身寿险

终身寿险究竟有什么用?

终身寿险是指按照保险合同约定,以被保人身故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且保险期间为终身的人寿保险。与定期寿险最大的区别就是保障时间的不同,终身寿险是保一辈子的保障,正因为这一差别,同等保额下,终身寿险的保费也会远高于定期寿险。

哪些人适合买终身寿险呢?能负担较高保费预算的人、能负担较高保费预算的人、有财富传承需求的人购买终身寿险的主要作用,可以分为投保前期和投保后期两个阶段,投保前期由于保费保额的杠杆比,是具备一定的保障功能的;而在投保后期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其储蓄功能来让资金增值,给自己的子孙留一笔确定性的遗产,这也是选择终身寿险来进行财富传承的一个优势。

08、科普词:防范非法集资

如何有效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

最近“防范非法集资”几个字经常出现在大街小巷,我们今天就来聊聊什么是非法集资。非法集资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那么购买保险时,如何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主要有以下两点:

1、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的官方网站、客户服务电话等正规服务渠道,是获取保单服务的正确途径;

2、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关注正规机构发布的银行、保险广告信息和非法集资风险提示,遇到涉嫌非法集资的行为及时举报投诉。

09、科普词:反保险欺诈

保险欺诈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根据监管部门《反保险欺诈指引》的规定,保险欺诈是指假借保险名义或利用保险合同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主要包括保险金诈骗类欺诈行为、非法经营保险业务类欺诈行为和保险合同诈骗类欺诈行为等。

那么,保险欺诈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1、谎称发生保险事故向保险人提出索赔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结束保险合同关系,并且不退还保险费。

2、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3、虚报事故原因,夸大损失程度的,保险人对其虚报部分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10、科普词:反洗钱

保险反洗钱知识你了解多少?

洗钱就是指不法分子将犯罪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隐瞒、掩饰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作为守法公民,我们能为反洗钱建设做些什么呢?

选择安全可靠的金融机构;主动配合金融机构进行身份识别;不要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不要泄露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证件、账户和交易信息;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

远离网络洗钱。对于网络信息要仔细甄别,不要轻易通过网上银行、电话等方式向陌生账户汇款或转账。支持国家反洗钱工作、勇于举报洗钱活动,维护社会公平。

文章来源:《金融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jrllysjzz.cn/zonghexinwen/2021/0917/565.html



上一篇:金融为什么这么热门?金融类证书有哪些值得考
下一篇:金融领域非法代理投诉风起 暗藏哪些坑

金融理论与实践投稿 | 金融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金融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金融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金融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金融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