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融理论与实践》数据[04/29]
- · 《金融理论与实践》期刊[04/29]
- · 金融理论与实践版面费是[04/29]
- · 《金融理论与实践》投稿[04/29]
金融领域非法代理投诉风起 暗藏哪些坑(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前述收取欠款金额6%手续费的“维权人士”表示,前期需在第三方平台支付500元,支付成功、办理分期完成后,再结清剩余费用,时间一般7-12个工作日左右
前述收取欠款金额6%手续费的“维权人士”表示,前期需在第三方平台支付500元,支付成功、办理分期完成后,再结清剩余费用,时间一般7-12个工作日左右。
上述代理投诉、代理协商还款是否合法?第三方平台能否为这些“维权人士”做担保?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表示,能从事这种“维权”业务操作也表明银行政策还存在一定的弹性空间,而非法代理投诉此前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风险提示的发布表明了这种代理行为是不可取的,损害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损害了银行的合法利益。“维权人士”靠第三方网购平台销售的方式来获得客户信任,但这种第三方平台的支付方式并不是对业务合法合规的担保,第三方网购平台应该介入,禁止这种违规交易业务。
对于“非法代理投诉”可能涉及的风险,中国银行业协会在公告中提到,“非法代理投诉”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银行正常经营秩序,挤占消费者合理反映诉求的金融资源,背后隐藏虚假广告宣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无证照经营、黑恶势力恐吓威胁等违法犯罪活动。消费者应充分认识“非法代理投诉”的风险隐患及社会危害,谨防信息泄露、财产受损、征信污点、遭遇诈骗,甚至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等风险。
以代理投诉和代理协商还款为例,苏筱芮认为,主要有三类风险,一是信用卡持卡人个人信息泄露,从而进一步被诈骗的风险;二是“非法投诉”结果无效,导致资金损失的风险;三是此类行为影响到信贷业务的正常市场秩序,是行业的一颗“毒瘤”,会对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风险。
“一方面需要从实践经验中进行总结提炼,逐步形成‘非法代理投诉'相关的行业界定标准并加大对此类行为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各银行业机构明确业务流程与规范,避免‘维权团队'以信息不对称为名在投诉流程中钻空子。”苏筱芮建议道。
周茂华表示,这种代理投诉和代理协商还款方式,可能造成银行信用卡业务利息损失、占用客服资源,甚至出现一些纠纷,同时也干扰了信用卡业务市场正常秩序;对于持卡人而言,不仅需要搭上一定“中介费”,如果协商还款不成还可能背上不良征信。维护信用卡市场正常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需要强化监管,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同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短信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消费者对各种套路骗局的识别能力和自身财产、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非法代理'风险较大,一是代理机构本身并不合法,未必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甚至在代理投诉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新的法律风险;二是个人的隐私信息存在被泄露风险。因此,此类机构有些类似此前被打击的反催收联盟,建议金融消费者不要病急乱投医,还是要通过正规渠道跟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做投诉或沟通,来解决问题。”于百程说道。北京商报记者?孟凡霞?李海颜
文章来源:《金融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jrllysjzz.cn/zonghexinwen/2021/0918/566.html